楊宜勇:錨定共同富裕 開啟歷史新篇
共同富裕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一大關鍵詞。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闭驹谛缕瘘c上,錨定共同富裕,我們開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篇。
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要更好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必須始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因此,將稅收現代化置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發展中進行新的思考、謀劃和推進,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把共同富裕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努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又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惫餐辉W鳛樯鐣髁x的本質屬性,其結果必然是社會主義越發展,共同富裕越發展;經濟越發達,共同富裕越發達。過去十年,我們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與此同時,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社會歷史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通過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始終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為新發展階段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共同富裕是實現每一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是所有人的共同發展。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目標,與中國式現代化其他四個基本特征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我們要扎實推進的共同富裕是基于14 億多人口的整體富裕,絕對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我們必須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我們要扎實推進的共同富裕是更加公平的全社會富裕。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適當縮小收入差距,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我們要扎實推進的共同富裕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共同富裕。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在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物質條件的同時,也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要扎實推進的共同富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富裕。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們要扎實推進的共同富裕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共同富裕。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的發展和富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尊重客觀規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贝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扎實推進全社會的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確提出了2035 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遠景目標!笆奈濉币巹澗V要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邁出堅實步伐”的目標和“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钡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具體而言,我們至少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整體把握。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共同富裕中富裕是前提,共同是關鍵。共同富裕絕對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的富裕,是全體14億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與時俱進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共同富裕不是沒有差別,也不是搞新的平均主義,全民共富是差別適當縮小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共同富裕不是一維的,而是多維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既包括生活的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的自信自強,還包括環境的宜居宜業、社會的和諧和睦、公共服務的普及普惠?偠灾,共同富裕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共同富裕中共建是基礎,共富是結果。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全體人民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拒絕免費午餐,也不搞殺富濟貧,共建共富就是共同參與、共同奮斗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中富裕無止境,共富有階段。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既要遵循規律、積極有為,又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完成這一任務。共同富裕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逐步共富就是循序漸進、穩扎穩打的共同富裕。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增進民生福祉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痹鲞M民生福祉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做好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進全社會的公共福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竟卜⻊罩С鰜碜载斦,源于稅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賴于稅收現代化的扎實推進和全社會稅收遵從度的切實提升。
完善分配制度,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報告中“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等具體表述,強調了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
鼓勵勞動致富,進一步促進機會公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在這方面,稅務部門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如營造優質稅收營商環境,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整合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的稅收政策等。
提高社會保障質量,徹底解除老百姓的后顧之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2018年,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確定將社保費征管職責劃轉到稅務部門。稅務部門要進一步樹牢“稅費皆重”理念,不斷提升社保費服務質效,為統籌推進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貢獻稅務力量。
此外,黨的二十大報告還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這些都對實現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用好稅收杠桿
一程更比一程長,一山更比一山高。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當前,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我們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我們要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推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廣泛凝聚各方共識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另一方面,我們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推動有利于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不斷取得新突破,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推出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率先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
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稅收既是收入分配的調節器,又是持續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穩定器,與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關系十分密切。通過稅收可以影響社會成員的經濟利益,引導企業、個人的經濟行為,對資源配置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影響,進而達到調控國民經濟運行和優化社會結構的目的。在稅收領域助力共同富裕,就是該征的要征到位、該減的要減到位、該免的要免到位。
相信未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奮進一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越走越好!(作者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